资讯中心
专业文章
消毒供应中心的流程设计与布局
点击次数:2797  更新时间:2009-12-01
作者:于京杰(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)  发表于:《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》2009年第12期   摘要:合理的流程设计与布局,可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整体工作质量,减少院内交叉感染,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无菌器械及物品。 关键词:流程设计  布局  质量管理  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(CSSD)是集中供应全院无菌物品的场所,越来越多的医疗工作者把它比喻成医院的“心脏”。随着卫生部2009年4月1日关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最新行业标准正式颁布,如何更有效地使消毒供应中心建设走向标准化、规范化、合理化已成各家医院管理者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。笔者认为,借鉴国外消毒供应中心的先进经验,结合国内医院的建筑特点,才能使我们的消毒供应中心流程设计与布局更加合理。   一、论证与选址 (一)论证 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流程设计过程中,前期的集中论证工作十分重要,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工程涉及到建筑、装修、层流净化、医疗设备、感染控制以及消防等多个项目,所以应召集护理部、基建科、设备科、感控科、消毒供应中心等使用单位共同探讨,大家集思广益,进行充分论证,最终才能定出最佳方案。 (二)选址 消毒供应中心的地点应尽量接近手术室,最好于手术室之间有可直接传递物品的专用通道,同时应考虑到病房和门急诊的通道应清洁畅通,方便各临床科室交换物品。2009年4月1日发布的《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》中指出,消毒供应中心不宜建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,以免房间湿度过大,容易产生细菌,同时指出周围环境应清洁,无污染源。但在实际使用中,由于高压灭菌器需要蒸汽源,所以建议选址不要与锅炉房太远,需考虑到蒸汽管道的距离和蒸汽质量的保证。   二、布局与设计 (一)整体布局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区整体布局应呈单向通过式,按由“污”到“洁”再到“净”的作业流程进行分布,即物品回收→分类浸泡初洗→精细、机洗、干燥→检查配备打包→高压蒸汽灭菌→检测→无菌物品存放→物品配备装车→统一发放,整个流程中两个相邻的工序设在相邻的房间内。根据洁净要求不同分为去污区、清洁区、无菌区及一般生活工作区,到各区必须经过缓冲间,采用强制性通道,将人流、物流分开,不交叉、不逆行。 (二)去污区 去污区应设计为微负压区,回收洗涤间主要负责物品的接收和洗涤,需配置不锈钢浸泡槽和清洗槽。去污区与清洁区之间利用双扉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隔成两个明确区域,污染物品经传递窗传入,必须经清洗机洗涤、消毒、干燥后再到清洁区。工作人员只有通过缓冲区更衣、换鞋后才能到清洁区,禁止工作人员跨区走动,以防止交叉感染。 (三)清洁区 清洁区应设计为微正压区,区内洁净度要求相对较高,在设计时不但要考虑人流物流动向,还需考虑装修材料的选择,要易于清洁,不易积尘。清洁区内应划分布类打包间和器械打包间,为利于工作,可将包装区与灭菌区融为一个整体,但灭菌区应安装排风装置,随时通风降温,以排出室内蒸汽,将室温控制在22℃左右,并定时补充新风。清洁区与无菌区采用双扉脉动真空灭菌器作为隔离屏障严密分隔,同时,清洁区内还应设有环氧乙烷灭菌区,经过低温灭菌的物品通过传递窗进入无菌区。 (四)无菌区 无菌区承担着无菌物品的储存任务,对空气洁净度的要求最高,建议采用万级层流净化。为防止其他区域对无菌区的污染,空气压力需设计为正压,避免其他区域空气的进入,区内不得有水源、气源,长期保持干燥与清洁。无菌区应设计在整个工作区的一端,使之可成为相对封闭区域,严格控制无关人员的进出。 (五)一般生活区 一般性区域包括办公室、一般库房、值班室、更衣室、卫生间等。一般性区域与工作区相对隔离,工作人员由一般性区域进入工作区需经过缓冲间洗手、更衣、换鞋方可进入。   三、结束语: 消毒供应中心流程设计与布局的合理化,是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、现代化、科学化和专业化管理的有力促进,是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,更是医院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。
南京布尔特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:企邦网络-南京网络公司 
备案号:苏ICP备09030362号-1    管理